<dd id="3tuxo"><track id="3tuxo"></track></dd>
  • <dd id="3tuxo"></dd>
    <dd id="3tuxo"><track id="3tuxo"></track></dd>
  • <th id="3tuxo"></th>
    <dd id="3tuxo"></dd>
    2022年10月21日
    當前位置: 首頁 > 縣區新聞 > 義馬 > 正文
    義馬市新義街街道:

    奮楫揚帆展風采 破浪篤行創佳績

    本報記者 李晨濤 單義杰
    來源: 發布日期:2022-10-14   打印

      “黨建領航 愛在重陽”。 張春光 攝

      學習繼承“抗演三隊”精神。 馮華偉 攝

      “童心向黨”慶六一。 馮華偉 攝

      新義街街道編排的節目登上央視鄉村大舞臺。 郭保平 攝

      躍進社區助殘小屋。 劉春芳 攝

      揮毫書寫美好生活。 張春光 攝

      踴躍捐款獻愛心。 馮華偉 攝

      景色優美的躍進社區。 馮華偉 攝

      楊村社區日間照料中心。 馮華偉 攝

      河南修邦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廠區一角。張春光 攝

      無人機拍攝的新義街社區。 張春光 攝

      清潔家園、防疫消殺……“紅色自治”服務隊好評如潮。 劉春芳 攝

      黨的建設全面加強、經濟運行穩健有序、城市品質有效提升、民生福祉持續增進……近年,義馬市新義街街道樹立“項目為王”理念,采取走出去、請進來,大員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積極開展招商引資,豐富項目儲備,以項目落地見效促進轄區經濟發展。凝心聚力抓黨建,克難奮進促發展,多措并舉強治理,用心用情惠民生,在為民服務中攻堅克難、奮勇前行,交出了一份優異的成績單。

      黨建引領樹旗幟

      強基固本見實效

      信仰如旗,指引前進方向,凝聚奮進力量,黨建工作是基層治理的“定盤星”和“壓艙石”。新義街街道立足轄區實際,把黨的建設貫穿于城市治理體系之中,堅持以黨建引領,為全街道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對標對表抓落實,齊心協力創“五星”。“五星”支部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新義街街道依托“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聚焦創建目標任務,對標創建工作要求,形成主要領導帶頭抓、分包社區班子成員親自抓、重點部門牽頭抓、社區干部全面抓的工作機制,結合每個社區現狀、優勢、短板,有針對性制定切實可行的創建計劃,廣泛宣傳創建“五星”支部的目的意義和具體要求,在各社區營造比學趕超、創星爭優的濃厚氛圍,多措并舉推動“五星”支部創建工作扎實有序開展。

      增強能力促發展,錘煉作風提效能。“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開展以來,新義街街道黨工委圍繞街道的“疑難雜癥”和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高標準落實“一領二聯三幫四破五落”舉措,重點工作、重要任務中主管領導和責任人深入社區收集群眾意見,深入企業聽訴求,堅持在一線掌握情況、解決問題。該街道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推動轄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專人專班推動火車站周邊環境提質改造、河南修邦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擴建、街道綜合文化站建設等重點項目,積極聯絡進行設計規劃、牽線搭橋,確保項目建得快、建得好。先后引進黎園河畔酒店、繪彩園藝、通聯高科、萬盛包裝等項目,促進了轄區經濟發展。對轄區火車站周邊,進行精心謀劃,科學規劃,初步完成集煤炭物流、大型倉儲、田園采摘、休閑觀光等于一體的城市綜合體規劃。積極進行壓力容器、石墨電極、農藥中間體、果蔬加工等項目的溝通對接,力爭早日落地見效。同時,在楊村社區新建了便民服務大廳,在耿村社區對停車場進行擴建,在躍進社區更新了公共設施……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匯聚黨建“微能量”,繪好共治“同心圓”。新義街街道積極結合社區特點及優勢,推進“黨建+”治理服務模式,切實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躍進社區打造“黨建+助殘”服務模式,投資10萬元建成“助殘服務站”,實現助殘服務“零距離”;楊村社區打造“黨建+養老”服務模式,建設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讓轄區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耿村社區打造“黨建+樓宇自治”服務模式,充分發揮網格黨支部作用,實現對區域內各類組織和人群的精細治理、精準服務。

      “作為一名老黨員,要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扎實做好本職工作,著眼于小區的實際問題和居民訴求,為居民排憂解難。”10月8日,躍進社區隴陽小區樓宇自治理事會會長韓新才表示,“黨建+樓宇自治”模式增強了居民“我愛我家”的歸屬感和認同感,讓一個個“小家庭”融入更加和諧美好的“大家庭”。

      服務民生顯擔當

      增強群眾幸福感

      近年來,新義街街道在綜合養老、居民自治、關愛兒童等方面高度重視,各社區奮力作為,不斷增強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綜合養老服務全,老有所養暖人心。走進新義街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柔和溫暖的燈光下,干凈整潔的用餐區、康復區、休閑區等給人感覺像是高端酒店,專為老人準備的助浴區、衛生間等,無不體現著人性化關懷。

      該綜合養老服務中心位于楊村社區暖苑小區,總面積1000平方米,為“一站式”綜合養老服務平臺,設有文化活動室、康復訓練室、室外公共活動場所等區域,主要為轄區體弱及傷殘的老人提供生活照顧、康復訓練、日間護理服務。

      “這里不但可以鍛煉身體還能做艾灸。我有‘三高’和腰椎間盤突出,來這做了一段時間艾灸,腰沒有那么痛了,精氣神也更好了。” 10月8日,68歲的社區居民趙小成連聲稱贊。

      樓宇自治新模式,居民生活更舒心。為改善居民生活條件,解決無物業難題,2019年,該街道躍進社區推出了一套樓宇自治、網格服務常態化的社區管理新模式。

      在躍進社區居委會統一指導下,建立了一支30余人的樓宇自治理事會,主要由社區共產黨員和熱心群眾組成,負責轄區衛生、安全、設施等日常管理。目前理事會每周召開一次會議,通報近期管理情況、查找不足并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自治理事會為方便居民晚間散步出行,通過協調為社區安裝了10盞太陽能路燈。“現在的小區衛生整潔,照明設施完備,還有文化長廊,居住環境大為改善。”10月9日,躍進社區隴陽小區居民韓鳳仙說。

      兒童之家暖相伴,真情守護助成長。來到新義街街道耿村社區,裝扮一新的“兒童之家”分外顯眼。“以前孩子們缺少活動場所,在戶外玩耍,我們總擔心安全問題。社區‘兒童之家’解決了孩子放學無人看管、放假無處托管的難題,我們很放心。”10月9日,該社區居民魏女士說。

      近年,針對社區群眾需求清單中所反映的部分雙職工家庭存在兒童看護難問題,新義街街道耿村社區不斷推進“兒童之家”建設,創新開展各類兒童課堂、親子閱讀、幫扶活動等,不斷改善孩子們的成長環境,拓展轄區兒童知識范圍,切實發揮“兒童之家”的紐帶橋梁作用。

      人居環境“細梳妝”

      美麗街道展新顏

      打造“鄰里文化”,建設幸福社區。今年,新義街街道以“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圍繞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黨員干部“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的主戰場。投資60萬元,對隴陽小區環境進行提質改造,種植景觀樹1200余棵,設置箱式盆景150盆,鋪設綠植3700余平方米、紫薇長廊120米;新建小區花園1處、增添涼亭兩座;安裝休閑凉椅34處、路燈8盞;修建二十四孝家風家訓文化長廊100米,安裝文化宣傳展板30塊、安全消防展板6塊、平安建設宣傳展板6塊、清廉宣傳展板12塊。

      整齊美觀的人行步道、古色古香的休憩亭、精心打造的黨建長廊……走進改造提升后的隴陽小區,處處可見文明標語,15分鐘步行社區生活圈,讓群眾生活得更舒心、更便捷。“現在的小區變化太大了,裝扮一新的廣場、游園和長廊讓小區‘顏值’大大提升,這多虧了街道開展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10月8日,隴陽小區居民張建國說。

      拆違建除隱患,促“蝶變”惠民生。從前的北坡小區私搭亂建現象嚴重,引發了環境衛生差、車輛亂停亂放、消防安全隱患等一系列問題,如今的北坡小區公共區域開闊整潔,車輛停放規范有序,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這一拆,道路暢通了,空間敞亮了,環境也整潔了不少。”北坡小區里的違法建筑拆除后,居民們連聲稱贊。新義街街道在“護佑生命、拆違治亂”專項行動中共拆除違章建筑93處1萬多平方米,同時根據不同位置的特點及群眾需求,投資100余萬元精細化完成拆后修復工作,平整硬化了小區道路,增加了綠化面積,提升改造了停車場,為居民設計修建了健身廣場……居民在改造后的小區里散步,一路走、一路看,隨處都能感受到濃濃的幸福。

      “凝心聚力謀發展,砥礪前行譜新篇。下一步,新義街街道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將握緊干事創業‘接力棒’,以奮楫爭先的闖勁、披荊斬棘的拼勁、滴水穿石的韌勁,在新的征程中揚帆起航,奮力繪就街道發展的美麗畫卷。”新義街街道黨工委書記王行運說。


    亚洲A电影
    <dd id="3tuxo"><track id="3tuxo"></track></dd>
  • <dd id="3tuxo"></dd>
    <dd id="3tuxo"><track id="3tuxo"></track></dd>
  • <th id="3tuxo"></th>
    <dd id="3tuxo"></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