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化美化后的連霍高速三門峽西出入口周邊環境 楊德 攝 ![]() 干凈整潔的城區道路 楊德 攝 ![]() 改造提升后的居民小區 鄒瑞 攝 ![]() 城區安裝完成的公廁 楊德 攝 ![]() 環衛灑水車清潔城區道路 郭衛 攝 ![]() 好陽河濕地公園 鄒瑞 攝 近年,三門峽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緊緊圍繞“扮靚崤函故地、建強產業新城”的奮斗目標,高起點規劃發展藍圖,高質量推進城市管理各項工作出實效,先后實施民生項目16個,城鎮基礎設施項目37個,沿黃高質量發展項目59個,完成投資30億元,新增道路里程37.439公里、管網18公里,人居環境整治綠化面積2431畝、增加綠地面積8602畝,城區面貌煥然一新。 加快民生項目建設 增強發展承載力 在水、電、暖、燃、棚戶區改造、市政道路等關鍵領域,實施民生類項目16個,完成投資約9.8億元。其中,棚戶區改造項目5個,供熱擴容項目7個,人才公寓、公租房裝修項目4個,目前五原社區一期(淄陽嘉苑)已建成交付,幼兒園、垃圾中轉站、社區服務中心等居民配套設施均已投入使用;五原社區二期進入收尾工作;馮佐棚戶區、新店棚戶區改造項目目前主體基本完成。德馨苑、淄陽嘉苑、摩云社區等小區7個供熱擴容項目,已完成換熱站建設及設備安裝調試工作。裝修淄陽嘉苑人才公寓212套、建筑面積24052.6平方米,同時安排物業入駐,確保企業職工住得舒心、留得下來。德馨苑社區完成7棟樓、408套房屋維修,其中,為寶武鋁業企業職工提供宿舍308套,為小北村、偏溝村、官莊村等群眾提供過渡安置房100套。 推進沿黃生態廊道建設 增強發展競爭力 近年來,示范區(高新區)在沿黃生態廊道建設中,堅持“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系統治理”基本思路,大力構建堤內綠網、堤外綠廊、城市綠芯的區域生態格局,沿黃生態廊道建設項目共實施59個,累計完成投資6.8億元,其中,沿黃防洪搶險道路、橋梁工程、梅園路支線道路等基礎建設項目13個,廊道綠化、好陽河入黃口濕地修復、黃河梅園等綠化項目15個,虢風驛站、函谷關驛站、公廁、生態停車場等配套設施項目20個,體育公園、房車營地、星空營地、后地天鵝灣等文旅項目6個,馬謝黃河梅園、后地村大棗等產業項目4個,鄉村振興示范村——后地村建設項目1個。利用兩年時間,通過清四亂、截污水、提水質、美環境、帶民富等措施,實現沿線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增強發展支持力 為助力五園兩鎮建設,近年來,示范區(高新區)持續完善轄區道路路網、雨污水管網,共實施城鎮基礎設施項目21個,累計完成投資8億元。華陽路、紫陽路下穿大唐鐵路橋、經十路、中金路、大王鎮幼兒園周邊道路等一批市政道路工程建成落地,打通斷頭路、疏通主干道,加快了城鄉路網建設。 促進文明城市建設 增強發展吸引力 著力提升全區干群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眾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在示范區(高新區)范圍內實施經十路中金路交叉口提升項目、紫陽路緯六路交叉口提升項目、三靈快道紫陽路交叉口提升項目等16個綠化提升項目,累計完成投資4億元。該區綠化面積由830畝增至8602畝(573.46萬平方米),道路綠地率提升至44.8%(建成區面積12.8平方公里,合計19200畝)。開展城市公共基礎設施隱患整修,共計對摩云路、紫陽路、圓通路主干道路累計完成修補隱患300余處,完成長度約6.8公里,修補面積8000余平方米。 優化項目資金保障 增強發展驅動力 示范區(高新區)三個棚戶區(馮佐、偏溝、新店)改造項目,2022申報地方政府專項債2.24億元,現已收到下批4000萬元;淄陽河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申報環保系統水污染治理712萬元,正在對接;與農發行對接項目貸款4個,總投資24.4億元。馮佐田園綜合體項目,投資額3.1億元;高新區基礎設施配套項目,投資額10.3億元;清潔能源替代集中供熱管網項目,投資額2.6億元;示范區(高新區)人民醫院(擴建)項目,投資額8.4億元,并申報省重點項目庫。 強力實施拆違治亂 提升城鄉新形象 結合“護佑生命、拆違治亂”專項行動和“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示范區(高新區)將影響市容環境的違法建設依法拆除,注重拆后場地有效利用,實現拆違治臟、騰地、增綠、添景,將拆違治亂工作延伸為美化城鄉環境、便利居民生活的民生工程。該區通過邀請園林公司進行設計、施工,在拆除違建的土地上植樹種草、鋪設步道、搭建微景觀,扮靚崤函故地;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優勢,開展結對共建活動,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品質。該區修建了20畝以上的口袋式公園、游園5個,對禹王路、濱河路、圓通路等路口綠化提升,綠化面積累計百余畝。 積極實施潔城行動 實現管理高效率 示范區(高新區)提高垃圾收運管理水平,增強道路保潔作業實效,加快垃圾分類設施建設,城市建成區垃圾分類設施覆蓋率達到100%,公共機構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農村垃圾分類設施覆蓋率達到80%。該區扎實開展城區治臟和潔城行動,清理禹王路、圓通路、紫陽路等城市主干道垃圾雜物,年處理量400余噸。通過對雨后淤泥嚴重的經一路口、華陽路、紫陽路等道路及時清理沖洗,保證主要道路整潔。以現有垃圾中轉站為載體,服務示范區(高新區)全域的生活垃圾收集,在中轉站壓縮處理后,轉運至陳宋坡垃圾場妥善處理,有效形成了集中收集、壓縮、清運、焚燒的閉合處理模式,平均每年完成生活垃圾外運約1800車,年處理垃圾14300余噸。 持續開展專項整治 譜寫崤函新篇章 示范區(高新區)推進非機動車停放、亭棚秩序、建筑工地圍擋、圍墻治理,加強戶外廣告、店鋪招牌、道路標識標牌、亂貼亂涂等管理,規范夜間經濟管理服務,提高綠化管養水平,促進綜合治理見實效。加強綠化苗木管護,適時安排苗木澆水、鋤草、修剪及病蟲害防治,確保“三季有花、四季有景、苗木健康、茁壯成長”。加強綜合執法巡查,對發現的問題隱患分類處理。加強市政管網排查檢修,開展窨井蓋專項整治工作,維修更換檢查損壞的窨井、篦子蓋、窨井蓋,疏通污水管網,整治安全隱患;加大市政附屬設施檢修力度,檢查路燈、公交站牌供電設施,及時完成路燈維修更換;修建公共衛生間并投入使用,安裝更換果皮箱。 行者方致遠,奮斗路正長。下一步,示范區(高新區)將堅定“項目為王”的工作導向,繼續加大綜合執法力度和城市管理強度,繼續發揚“小雨不停、大雨搭棚”的拼搏精神,堅持抓重點、攻難點、出亮點,下足“繡花”功夫,結合“護佑生命、拆違治亂”專項行動及“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突出城市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創新,馳而不息地鞏固管理成果,實現城區“顏值”和“品質”雙蝶變。 |
三門峽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高新區)
城市管理擴容提質 產業新城幸福蝶變
宋貴平 鄒瑞 李雪芬 楊德
來源: 發布日期:2022-10-19 打印

- 上一條:城鄉統籌做示范 鄉村振興展新顏
- 下一條: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