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id="3tuxo"><track id="3tuxo"></track></dd>
  • <dd id="3tuxo"></dd>
    <dd id="3tuxo"><track id="3tuxo"></track></dd>
  • <th id="3tuxo"></th>
    <dd id="3tuxo"></dd>
    2022年10月21日
    當前位置: 首頁 > 縣區新聞 > 城鄉一體化示范區 > 正文
    三門峽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高新區)

    城鄉統籌做示范 鄉村振興展新顏

    文/徐洪波 焦賽紅 張孖禎 圖/彭紅勇 楊少華 焦賽紅
    來源: 發布日期:2022-10-19   打印

      閆家坪村漁業產業園

      農民豐收節場景

      大棗喜獲豐收

      思瑞達農業產業園

      下北村創辦的村級企業三門峽盛源振興服飾有限公司

      后地村攝影小巷

      百里黃河生態廊道示范區段

      一個個又大又紅的蘋果掛滿枝頭,一串串晶瑩剔透的“陽光玫瑰”葡萄滿園飄香,一壟壟青翠欲滴的大棚蔬菜長勢喜人……

      金秋十月,行走在三門峽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高新區)鄉村大地,處處涌動著生機盎然的發展活力,一派豐收的喜悅景象呈現在眼前。

      近年,該區圍繞在統籌城鄉上做示范的目標,以建設“城鄉融合先行區、鄉村振興樣板區、現代農業示范區”的發展定位,以“資源整合、村企結合、三產融合”為路徑,以“融合發展為要、現代農業為基、田園風光為韻、四美鄉村為形、文化傳承為魂”為重點,把秀美山水、美麗村莊、富饒物產、厚重文化有機結合,力爭將示范區(高新區)打造成三門峽市的后花園、“菜籃子”和康養旅游休閑地,借勢而為、順勢推動,緊抓關鍵、緊盯重點,農業農村工作亮點紛呈,鄉村振興戰略穩步實施。

      產業提質鼓起“錢袋子”

      走進陽店鎮下北村創辦的村級企業三門峽盛源振興服飾有限公司,100余名群眾正在忙碌工作中享受著家門口就業的喜悅。

      2022年4月,陽店鎮下北村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積極探索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新路徑,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創辦了村級企業三門峽盛源振興服飾有限公司。解決勞動力就業150人至200人,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10余萬元,務工群眾薪資水平每月2000元至2500元,全年村民總收入100余萬元。像下北村這樣,全區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達58個,集體經濟年增收1000萬元,走出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新路子。

      鄉村振興,產業為基。該區堅持以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發展為目標,在全區規劃建設蔬菜、大棗、蘋果3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規;、特色化發展。今年以來,蔬菜現代農業產業園按照“一園三區六中心”的整體架構,目前已新發展蔬菜基地3個,面積1200畝,總面積突破2萬畝,力爭年底創建省級產業園。目前,總投資5000萬元的鄉村振興現代產業園項目,已建設500畝“陽光玫瑰”葡萄示范園,108個蔬菜大棚,現代蔬菜產業園項目已被批復為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蘋果、大棗2個現代農業產業園以陽店鳳凰峪旅游開發公司、河南百畝林農業開發公司兩個龍頭企業為依托,通過“生產+加工+科技+營銷”模式,加快形成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為農業的全產業鏈發展注入新動能、新活力。今年新增專業合作社14個,總數達195個,陽店鎮被認定為河南省首批一村一品示范鎮,大王鎮被認定為市級產業強鎮,大王村被認定為市級一村一品示范村。三門峽壟潤食用菌和三門峽匯多滋果蔬汁2個省級產業聯合體不斷壯大,新推薦三門峽四季豐果蔬有限公司和思瑞達農業種植有限公司為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全區重點龍頭企業達到4家。

      產業興旺“龍頭”帶,聯結農戶促增收。為充分發揮全區企業多、規模大、帶動強的優勢,區黨工委、管委會審時度勢、創新理念,探索了“資源整合、村企結合、三產融合”鄉村振興發展路徑,積極開展“村企結對共建、共促鄉村振興”活動,初步取得了黨政得民心、企業有發展、村級有增收、群眾得實惠的“四贏”良好效果。三門峽四季豐果蔬有限公司作為示范區省級龍頭企業,與大王村結對共建,投資2000萬元建設“陽光玫瑰”葡萄數字農業創新園,打造品種新優化、管理智能化、質量溯源化、產業鏈條化的示范基地。“拎包種田”模式實現聯農帶農機制的多元化,在全區初步形成了思瑞達農業產業園、閆家坪漁業產業園、后地百畝林古棗園等一批三產融合示范園、村企結合樣板園。 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鄉村振興、項目先行。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緊盯特色產業、國家政策、特色優勢、產業布局、群眾期盼、補短板強弱項六方面謀劃項目15個,總投資30億元。目前,總投資2500萬元的大王蔬菜基地、陽店蔬菜基地、陽店鎮高效農業產業園等5個項目已建成投用?偼顿Y4億元的農村道路提升工程,目前已開工里程86.5公里、鋪設水穩20.89公里、鋪設柏油路面9.71公里、鋪設砼路面3.8公里、修正排水渠13公里;總投資5800萬元的移民資產扶持保值增值、持續增收試點項目——大王移民文化綜合體開工建設,總投資8000萬元的21個移民后扶項目、后地美麗鄉村提升項目、沿黃千畝荷花觀賞園項目等正在加快施工。同時,積極做好項目謀劃,總投資0.84億元的城鄉一體化供水項目,總投資5億元的好陽河全流域生態廊道建設項目,總投資4500萬元的高標準農田整治提升項目,正積極做好項目前期準備,爭取早日批復實施。

      鄉村建設描繪新藍圖

      “以前這里是垃圾坑,現在通過環境大整治,垃圾集中回收了,樹栽起來了,花兒種起來了,游園建起來了,村里顏值提升了!”閆家坪村村民樂呵呵地說。走進閆家坪村,村民院落布局整齊,家家戶戶門前綠樹成蔭,一排排籬笆圍起的菜園、果園、花園整齊地排列著……處處呈現出美麗和諧的景象。粉墻黛瓦映襯著碧水藍天,游園里的游人三五成群有說有笑;不遠處的漁業產業園中,幾位垂釣愛好者正在風中拋竿,釣友們享受著親近自然的閑適生活。

      今年以來,示范區(高新區)堅持“鄉村振興為農民而興,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以開展“六清”、治理“六亂”為契機,緊盯凈起來、綠起來、美起來、亮起來的“四起來”目標,堅持“六個聚焦”,以“三五”創建為抓手,累計整治殘垣斷壁、清理陳年垃圾、綠化“四旁”及空閑地647處,農村戶廁改造完成2950戶。扎實推進“三五”創建,村口“五有”258處,村內“五園”2775處。全區綠化面積達2538畝,栽植各類苗木31萬余株。建設森林鄉村9個(7個市級,2個省級),四美鄉村18個。如今,一大批彰顯文化特色、突出鄉風鄉韻的美麗鄉村,“福滿小河”“紅色賀村”“記憶北營”“鳳起欒村”“山水閆家坪”“老家西水頭”……讓人們感受到濃濃的“鄉風、鄉俗、鄉情、鄉聲、鄉味”,也喚起了“鄉戀、鄉思、鄉念”的無盡鄉愁。沿黃鄉村示范帶和好陽河鄉村振興示范帶正在加快建設,后地村作為省級美麗鄉村標桿村已完成規劃編制,村莊提升、污水處理等一批項目加快推進。

      鄉村治理引領新風尚

      堅持把農業農村領域安全穩定作為底線守好守牢。“底線思維、風險意識”的觀念進一步強化,順利通過了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創建驗收。強化監測預報預警、隱患排查整改、物資儲備、應急值守和緊急救災,實現汛期安全度汛、黃河安瀾。扎實開展森林防火網格化管理、河湖清“四亂”、打擊非法采砂等專項活動,“河長制”“林長制”工作全面推進,耕地保護扎實有效。

      堅持“五星”支部創建為引領,自治、德治、法治、數治“四治”融合鄉村治理并深入推進,充分發揮大王鎮神窩村(被評為第二批國家級鄉村治理示范村)的示范引領帶動作用,促使更多農村黨組織領導的“四治”體系更加完善,農村社會治理有效、充滿活力、和諧有序,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逐步提高。在全區農村開展“十大鄉村振興帶頭人”“好少年、好青年、好父母、好媳婦、好婆婆”“文明衛生戶”“星級文明戶”等先進典型評選表彰活動,表彰“五好”人員82名、“十大鄉村振興帶頭人”18名、“五美庭院”2856戶、文明衛生戶3200戶,星級文明戶掛牌2.6萬戶,推動形成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社會風尚。

      新希望播種在廣袤田間,新動能孕育在美麗村落。沐浴著新時代的陽光,示范區(高新區)鄉村振興正快馬加鞭,以新理念謀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新舉措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用嶄新成就彰顯城鄉融合之美、產業興旺之美、自然生態之美、文明淳樸之美,努力繪就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的美麗鄉村新畫卷。


    亚洲A电影
    <dd id="3tuxo"><track id="3tuxo"></track></dd>
  • <dd id="3tuxo"></dd>
    <dd id="3tuxo"><track id="3tuxo"></track></dd>
  • <th id="3tuxo"></th>
    <dd id="3tuxo"></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