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可能會影響人一輩子。 有年冬天,我冒著寒風騎車將二十多位老師的名師榮譽證書分別鄭重地送給他們本人。后來,在一次外出培訓時,有幾位老師問我為什么這樣做?說利用電話通知這些名師去領取證書,或委托他人捎去證書不是也可以嗎?于是,我就給他們講起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件往事。 在上小學一年級那個暑假的一天下午,我和我們街坊鄰居的一群小伙伴,正在村口一個樹園內忘情地玩耍,突然間看到我的老師微笑著向我走來。王老師邊走邊親切地喊著我的名字,告訴我說她要到我家進行家庭走訪。 那時年紀太小,又對老師的突然造訪感到意外和激動,竟不知道如何應對老師的問話。自己二話沒說,便轉身飛快跑回家中,上氣不接下氣地把老師要來家訪的消息告訴正在忙家務的母親。母親一臉驚愕,急忙放下手中的家務活,慌亂地收拾起屋子里放置的零亂雜物。 當王老師走進我家,我趕忙為她搬來凳子,有禮貌地請老師坐下。王老師還未落座,就將手中一卷東西雙手遞給母親,說那是我的一張獎狀。母親匆忙揭掉外面的報紙,慢慢將獎狀展開,仔細看著上面的毛筆字,神情顯得異常激動,連聲向王老師問好道謝。隨后,我和母親認真傾聽了王老師講述我在學校的積極表現和諸多優點,不時用賞識的語氣夸獎我。在王老師的提議下,我們當場就把獎狀端端正正地張貼在應門口的墻壁上。王老師手指獎狀,讓我把上面的內容大聲朗讀一遍,并微笑著鼓掌祝賀。我當時凝望獎狀大聲朗讀的心情激動得真是難以言表。 自那以后,每當我回家看到墻上的獎狀,就不由自主想到頭上梳著兩個小馬刷,身穿黃軍裝,滿面和善的王老師。以至于她的贊許的笑容和青春的身影在我的意識中,漸漸清晰地定格成為“一張獎狀”,引發我對自己人生方向和后來所從事的教育工作的深度思考,時常給予我喚醒、激勵和鼓舞。 當老師們聽完我的講述,他們默默無語,陷入沉思。我深情地告訴他們,什么是名師?名師既不是評出來的,也不是爭出來的,更不是等出來的。名師就是始終初心不改,傾心教育事業,在自己的平臺期和奉獻期,最大限度發揮教書育人作用,并且過了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后學生們還在常常想起、念念不忘、津津樂道的那些做人做事的引路人。 幾十年來,在我從事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每每遇到教師教學研討或教師培訓等活動場合,我經常把王老師送獎狀一事作為教師言傳身教、行勝于言的典型范例講給大家聽,不知不覺中自己也在默默做著一個“送獎狀”的老師。 作者:洛陽市偃師區教育體育局 馬懷民 ( 編輯:wlh ) |
一張獎狀
來源: 發布日期:2022-09-23 打印
